本文摘要:
2020-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、语文积累与运用(35分)1.古诗文默写(10分)(1)溪云初起日沉阁,_________。(许浑《咸阳城东楼》)(2)欲说还休,______________!(辛弃疾《丑奴儿•书博山道中壁》)(3)正莺儿啼,燕儿舞,_______。 (秦观《行香子》)(4) ,天与云与山与水,上下一白。
2020-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、语文积累与运用(35分)1.古诗文默写(10分)(1)溪云初起日沉阁,_________。(许浑《咸阳城东楼》)(2)欲说还休,______________!(辛弃疾《丑奴儿•书博山道中壁》)(3)正莺儿啼,燕儿舞,_______。
(秦观《行香子》)(4) ,天与云与山与水,上下一白。(张岱《湖心亭看雪》(5)人们常用李商隐《无题》中的“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”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。(6)李白在《行路难 其一》中,借用姜子牙和伊尹的典故,讲明自己对从政仍有许多期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。
(7)《岳阳楼记》当中体现作者远大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。2.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(1)~(4)题。(9分) 汉字是中国精神的凝练。中国人从孩tí时代就开始捉笔写字,训练的是书法,打造的却是性格与灵魂。
汉字的间架结构紧而不拘,繁而不赘,宽而不松,方正园润,启承呼应,勾连之间敛气凝思聚魂。横平竖直的浑朴刚劲,蚕头燕尾的生动潇洒,有包裹四海之气象、驰骋古今之豪爽。黑白相对、虚实相衬、消息相宜、庄谐相映,饱含着深suì的哲学思想。
(1)给加点字注音,凭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。(3分)繁而不赘( ) 孩tí( )时代 深suì( )(2)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“ ”,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“ ”。(2分)(3)凭据语境,对于“打造”的解释恰当的一项是( )。(2分)A.制造 B.比喻缔造或造就 C.修筑,体例(4)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。
(2分)3.名著阅读(8分)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,迎着冬风,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,开了锁,入内看时,只叫得苦。那两间草厅,已被雪压倒了。林冲寻思:“怎地好?”放下花枪、葫芦在雪里。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,搬开破壁子,探半身入去摸时,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。
林冲把手床上摸时,只拽得一条絮被。林冲钻将出来,见天色黑了,寻思:“又没打火处,怎生摆设?”想起:“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,可以安身,我且去那里宿一夜,等到天明,却作剖析。”把被卷了,花枪挑着酒葫芦,依旧把门拽上,锁了,望那庙里来。
入得庙门,再把门掩上,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,掇得过来,靠了门。(1)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《水浒传》,作者是。(1分)(2) 梁山泊中的女将的名字或外号是:(3分)①“母老虎” ②“ ”扈三娘 ③“母夜叉” (3)从这段文字来看,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( )(2分) A.疾恶如仇 B.胆小怯懦 C.审慎细心 D.武艺高强(4)水浒的故事有的已演酿成了歇后语,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。(2分) 示例:林冲看守草料场——英雄无用武之地。
①王婆卖瓜—— ②梁山泊的智囊—— 4.综合性学习(8分)2020年春天,“新冠肺炎”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我国,严重危害着人民身体康健和生命宁静。请你到场以下运动。(1)凭据下联,将上联增补完整。
(2分)上联:以 和勇气 新冠病毒 下联:用忠诚与智慧谱写英雄史诗。(2) 下面是某校团委向团员发出的倡议书,请按要求修改。(3分)倡议书列位团员:你们好!全社会都在阻击冠状病毒,作为共青团员,我们也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学校团委倡议列位团员:1.做到自己不出门。
也要劝阻家人外出;2.用手机录一段约莫30秒左右的视频,内容主要为呼吁全社会遵守防病毒的要求;3.完成一份阻击冠状病毒的手抄报(用16K的素描纸)。弘扬主旋律,流传正能量。
做好疫情防控事情人人有责。我们坚信,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! 2020年3月1倡议单元:中学团委会 ①划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,请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(1分)②倡议书有两到处花样不正确,请指出,第一处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:_________________。
(2分)(3)加缪曾在《鼠疫》中写道:“同鼠疫作斗争。唯一的方式就是诚挚。
我不知道诚挚通常指什么,可是就我的情况而言,我知道诚挚就是做好本职事情。”联系此次疫情,联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明白。
(3分)二、阅读明白(55分)(一)(24分)神医归来①肖玉楼瞥见了一小我私家,一个五年前被他医死的人。②那人下意识地想躲开,但看到肖玉楼正直直地盯着他,就僵在了那里。那人说,我还在世,你似乎并不惊讶。③肖玉楼淡淡一笑。
④肖玉楼是远近闻名的神医。“玉楼脱手,药到病除。”连几岁的孩子都知道这句流传甚广的话。
事实上也简直如此,无论多重的病,只要肖玉楼还给你开方子,那就是说病另有救。若肖玉楼摇了头,病人就死了心,回家等死吧。
在当地,肖玉楼就是一尊神。但这尊神却差点儿毁在眼前这小我私家手上。
⑤那天,肖玉楼的诊所来了一个女人,破旧的衣服,满身的灰尘,一脸的焦虑。女人进屋就跪在地上说,肖神医,求求你去救救俺当家的吧。原来,女人的丈夫得了病,起初病不重,请了几个医生,却越看病越重,如今已奄奄一息了。⑥肖玉楼平时以坐诊为主,也出诊,一般都在周遭十里以内。
女人住在几十里外,这么远的距离肖玉楼少少出诊。但见那女人一脸恳求,肖玉楼稍一犹豫,还是随着那女人去了。
⑦病人在床上,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,眼睛已睁不开了。肖玉楼看了看病人,开始给病人切脉。
中医讲求望闻问切,但肖玉楼经常只用一个望字,病情庞大时才切脉。肖玉楼切脉极快,往往病人刚感应他的手搭在自己手腕上,切脉就已竣事了。
神医就是神医。这天,肖玉楼的手在病人手腕上一搭,眉头皱了一下,但随即恢复正常。然后,他开了个方子,递给女人说,去抓药吧。⑧女人的眉头展开了,出门时又转头问了一句,都是些什么药,得几多钱呀?肖玉楼明确女人没钱了。
以前肖玉楼也常遇到这种情况,就不收病人的钱,病人什么时候有钱了再给。他从不催要。有的病人能拖上几年才气付清用度,有的实在难题,肖玉楼就给免了。
肖玉楼说出那几味药的名称,幸亏都不太贵。你先赊着吧。肖玉楼说,要是赊不着,就去我那儿抓吧。
⑨女人虽不识字,但对药还是略有相识,疑惑地说,之前的医生都说俺当家的得的是寒症,你怎么开的是治热症的方子?肖玉楼说,他手足冰凉,腹痛腹胀,看似寒盛症候,但脉搏气势流通,里热壅盛,这是似寒实热。女人迟疑道,岂非他们都错了?肖玉楼仰头看向屋顶,说,你放心抓药去吧。三天后若还欠好,我倒贴你十块大洋。
⑩几日后,女人再次登门说,我当家的死了。她声音很轻,像枯叶随风而落。肖玉楼恰似隆冬腊月耳边突然响起炸雷,整小我私家连忙呆住了。
⑪肖玉楼再次来到女人家中,看到女人的丈夫果真死了。我治死人了?我治死人了!肖玉楼面色死灰,眼光空洞。⑫肖玉楼把一百块大洋交到女人手上时,女人躲闪着肖玉楼的眼光,把头埋得很低。
⑬回抵家中,肖玉楼连忙摘掉了肖氏诊所的牌子,今后不知所踪。⑭一年后,肖玉楼才回抵家乡,重又挂起肖氏诊所的牌子。肖玉楼完全没有了神医的气魄。
望闻问切,每一样他都很认真,方子开好,他会再看一遍才交给病人。遇到危重病人,他还会亲自煎药。
但他很少坐诊,经常背着药箱四处游历。他其实是在找一小我私家。⑮现在,他终于找到了这小我私家。
肖玉楼盯着那人,见他衣衫褴楼蓬头垢面,明白酿成了乞丐。你不是有一百块大洋吗?肖玉楼问。⑯那人说,早被我败光了。
⑰肖玉楼说,我一直想不明确,你到底用了什么高明手段,能在我眼前诈死乐成?⑱死的是我双胞胎哥哥。那人说。⒆竟然是这样啊。
肖玉楼说着,一脸疑云终于散去。⑳那人低下头说,都怪我一时鬼摸脑壳,最后落到妻离子散的田地,也没脸再待在村里…㉑肖玉楼招招手说,不说这些了,你身上是不是那里不舒服?那人点颔首。㉒肖玉楼说,怪我当年医术不精,切脉不细。
其实我其时就已发现,你的脉象与一般滑脉有细微差异,却想固然地认为是你一连服错药所致。误以为治死了你,我就摘掉诊所牌子,遍访名医苦读医书。一年后我才知道自己错了。
你的身上应有两种热症,我只治了一个。但我确信并没有医死你。你身上应该另有一种我没见过的病,我找你,就是为了治好它。
㉓那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。(选自《故事会》2019年第11期)5.凭据“神医”救人的情节,完成填空。(4分)女人为夫跪地求医—— ——女人见告丈夫死讯—— 6.按要求回覆下列两小题。
(6分)(1)联系上下文,分析第③段中“淡淡一笑”的内在。(3分)(2)说说第⑪段划线句中“?”“!”划分起什么作用。(3分)我治死人了?我治死人了!7.文章末端第㉓段一语道破,请加以品析。
(4分)8.试联合文章分析肖玉楼的人物形象。(4分)9.试分析肖玉楼医治病人前后有哪些变化?(6分)(二)(15分)10、 朱万曙①林语堂曾说,“念书,开茅塞,除鄙见,得新知,增学问,广识见,养性灵。”念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,意会为人处世的原理,即“开茅塞,除鄙见”,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利益。
念书还可以“养性灵”,这种利益,则非品读经典而不行得。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富厚、道德高尚、情趣康健的性灵,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平静、从浅陋走向优雅。总之,品读经典可以造就高尚心灵。②何谓经典?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:“自圣贤述作,是曰经典。
”他认为,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。这个解释有些原理。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,一定是经典。
但问题又来了,圣贤何以成为圣贤?实际上,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,为后人所接受、认可、推崇。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:传世性、权威性、耐读性、累积性。可以说,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,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够触及人们的心灵。
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,能够穿越时空、启迪后人。因而,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。③品读经典,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,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。 A 又如,马克思、恩格斯的著作向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,百读不厌,回味无穷。
品读马克思、恩格斯的经典著作,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、看法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和问题,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深入思考,启迪智慧,荡涤心灵。④品读经典,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,好像身临历史现场,感受昔人的风范。
B 《史记》中荆轲刺秦王,一番悲壮,一幕惊险。从《史记》中可以看出,司马迁的追求是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。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“本纪”,为匈奴作列传,还专辟《货殖列传》记载那些在其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。
品读这部历史经典,我们可以读出而且学习到司马迁的大气魄、大胸怀。⑤品读经典,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。“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,人美景也美;“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”,让人感应清新、舒旷,意境悠长。
阅读叙事文学作品,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:刘兰芝、焦仲卿的悲剧让人叹息,女中丈夫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,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,等等。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。
例如,杜甫的“三吏”“三别”,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。 C 又如,《红楼梦》通过对贾家的细致形貌,展现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。⑥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特定的生存技术,但可以造就高尚的心灵。 D 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、美妙文辞,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,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,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获得提升、心灵获得洗礼、心胸变得开阔、见识越发高远。
10.通读全文,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。(2分)11.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,其作用是什么?(3分)12.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?有什么作用?(4分)13.文章第③段说:“品读经典,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。”你如何明白这句话的含意?请简要回覆。
(3分)14.请在A、B、C、D四个地方任选一处增补一个事实论据。(3分)(二)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,完成下面题目。(16分)【甲】己而夕阳在山,人影散乱,太守归而来宾从也。
树林阴翳,鸣声上下,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,而不知人之乐;人知从太守游而乐,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。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
太守谓谁?庐陵欧阳修也。【乙】崇祯五年十二月,余住西湖。大雪三日;湖中人鸟声俱绝。是日更定矣,余挚一小舟,拥毳衣炉火,独往湖心亭看雪。
……湖上影子,惟长堤一痕、湖心亭一点,与余舟一芥、舟中人两三粒而已。到亭上,有两人铺毡对坐,一童子烧酒炉正沸。见余大喜曰: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!”拉余同饮。
余强饮三明白而别。问其姓氏,是金陵人,客此。及下船,舟子喃喃曰:“莫说相公痴,更有痴似相公者!”15.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。(4分)(1)树林阴翳( ) (2)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( )(3)拥毳衣炉火( ) (4)余强饮三明白而别( )16.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(4分)(1)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(2)湖中焉得更有此人。17.甲文中用禽鸟乐来写游人乐和太守乐,接纳的是 的手法,乙文中写景接纳的是 的手法。
(2分)18.《醉翁亭记》和《湖心亭看雪》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,可是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差别,请联合文章内容和配景加以简要分析。(6分)三、写作(55分,卷面5分)19.阅读下面文字,按要求作文。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,制造者很不放心,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:“在进入这个社会之前,我有几句话要告诉你,如果你能记着,就会成为最好的笔:1.你未来能做成就许多大师,但有一个前提,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,你要允许被一只手握住;2.不管你穿上什么样的外衣,你都要清楚一点,你最重要的部门总是在内里;3.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,都必须留下不行消逝的的痕迹,不管是出于什么状态,你都必须写下去。要记着,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坚持的原则,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。
” 这些话是对铅笔的忠告,又何尝不是对我们每小我私家的忠告呢?请联合质料中的看法,选择一个角度,自拟题目,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。
本文关键词:2020-2021,学年,九年级,爱游戏app官方下载,上册,语文,第一,次月,考
本文来源:爱游戏app官方下载-www.sjmm88.com